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端锐评 | “韩国申遗失败”,未经证实为何狂欢?


今天,“韩国申遗全面溃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几乎全网沸腾。长江云新闻记者多方查询,未见官方权威信息。但无论事实细节如何,网友的狂欢已先于真相扩散。

细究这场狂欢的传播链条,会发现其完美契合了“文化自卫”的心理机制。不少网友拍手称快:“刚生完孩子正堵着呢,这下乳腺都通了!”还有网友调侃:“没有山东,泡菜都没得吃!”“啥时候把饺子拿回来?”

回顾韩国申遗历程,争议不断。2004年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泡菜、韩服、燃灯会等项目接连“抢注”,但许多文化其实源自中国。例如,中国北魏《齐民要术》已记载泡菜制法,比韩国早数百年;安东假面舞与中国傩戏纹饰高度相似,而中国傩舞记录可追溯至汉代。

剖析韩国申遗的驱动力,一方面,申遗成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旅游收入增长、文创产品溢价等。另一方面,韩国试图通过申遗来打造独特的国家文化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

当网友为“申遗失败”欢呼时,本质上正是在对抗这种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大家期望文化归属得到正确判定,情感诉求得以回应,更希望借国际权威判定,捍卫历史真相,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不被误读、错认。

然而,狂欢背后的深层逻辑更值得思考:为何我们总在“被抢注”的恐慌中被动反应?事实上,文化真正的安全阀不在联合国名录,而在日常传承:当四川泡菜年产400万吨仍保持古法工艺,当浙江丽水傩戏走进中小学课堂,当端午鼓点在社区河道上持续响起,“被偷”的恐慌自会消解,文化血脉自然生生不息。

热搜是一阵风,风停之后,能把多少注意力留在真正的传承现场,才是评判这场狂欢价值的唯一标准。

编 审:康耀方 邓国辉

撰 稿:王雨湄

实习生:毛盛艺


相关文章
链博会观察|从田间地头到全球餐桌,一碗粉如何推动产业链条升级?
2025-07-19 16:45:00
云端锐评 | “韩国申遗失败”,未经证实为何狂欢?
2025-07-19 14:03:00
2025视觉健康推荐产品:当贝X5S Plus
2025-07-16 16:57:00
“情绪通胀”! 潮玩店成为城市“新景点”
2025-07-14 16:40:00
沈阳酸菜特色美食展启幕,演绎舌尖上的传承与创新
2025-07-13 0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