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宏 每经编辑:陈星
7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具体有四个特点:税收收入逐步回升;非税收入增幅回落;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宏 摄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葛志昊介绍,财政部门将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在就业方面,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等政策,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加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统筹资金资源,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培养更多紧缺技能人才。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按照全国总体2%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中央财政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并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确保超过3亿老年群众基本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在医疗保障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99元,加强国家免疫规划、重大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同时,加强医疗救助,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方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在兜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底线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今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吴盖表示,今年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支持各地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
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
另一方面,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