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扬帆启新程 国际交流育桃李 ——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探索国际化人文教育
开放融通、美美与共。教育的本质在于打破认知边界,而国际交流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南京特色文化,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原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始终秉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国际化教育之路,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儿童,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学生在十岁成长礼上放飞理想的气球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成立于2016年,拥有37个教学班和13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125人。学校注重科学教育,尊重儿童成长规律,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作为南外教育集团的一部分,学校积极传承南外的办学文化,融合青奥村的地缘特色,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尤其注重数学思维与英语口语的结合,开设信息学、编程与机器人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自建校以来,学校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输送了近80名优秀毕业生进入南外初中,并获得多项市级和国家级荣誉。学校依托南京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深度融合青奥村独特的地缘文化特色,构建起多元化、前沿化的课程体系,这成为推动国际化教育的坚实基石。在课程设置上,以“青奥儿童” 课程为核心,基础性课程夯实学生知识根基,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创新实施;拓展性课程紧跟时代步伐,开设 ICODE 编程、人工智能探究等课程,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特色性课程更是丰富多元,42门校本选修课涵盖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其中《国际理解》《English Drama》等课程,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英语能力,感受多元文化魅力,为国际化交流奠定语言和文化基础。
教育国际化绝非简单的资源置换,而是通过构建“对话式学习共同体”,让年轻一代在文化张力中形成兼容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维基因。作为南京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窗口学校,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积极搭建海外交流平台,架起中外教育沟通的桥梁。学校先后接待德国艺术教育家、美国交换生、澳大利亚校长访华团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同仁与学生团体。在交流活动中,该校学生以自信流利的英语、阳光热情的态度,向国际友人介绍学校特色与中国文化,积极参与学科学习与社团活动交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此外,学校作为省教育厅“十四五” 国际理解探索项目合作学校,与英国科恩恩盖恩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定期组织师生互访、线上交流等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学习先进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文化包容与理解能力。
在教育模式与技术应用上,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也不断创新突破。构建“博物馆式学习平台”,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利用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打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科技知识,提升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开发人工智能启蒙课程,让学生紧跟科技发展潮流,掌握未来必备的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学校注重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教学设备、线上学习平台等,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国际化教育注入新活力。
如今的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校园里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学生们在丰富的课程与多元的交流活动中,不仅学业成绩优异,在信息与未来编程竞赛、英语活动竞赛等国际国内赛事中屡获佳绩,更培养出乐观积极、自信开放的精神风貌。他们心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小小使者。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书记朱道亮表示,未来,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将继续秉承南外的优良传统,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完善国际化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子,以更坚定的步伐在国际化教育道路上前行,为推动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南京教育国际化水平贡献更多力量,让“青奥新声”在海外传播得更远、更响亮。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张梓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