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遵义赤水市绿意盎然,在露水浸润的泥土里,“赤水黄金笋”之春笋正悄然冒尖。
遵义赤水市宝源乡宝源村村民赵乃华背着竹篓,在其承包的联华村竹林间忙碌。如今,大路直通竹林,“赤水黄金笋”的价格也在上涨,赵乃华每天能挖两三百斤鲜笋出山,他说:“不愁销路,一个电话,收购商便会开车来拉走。”
陈勇是90后返乡创业青年,他与妻子、表姐合办的收购点成了连接深山与市场的连接点。公路边,陈勇的货车准时出现,过秤、拍照,忙得不亦乐乎。通车的“产业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让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陈勇带着新鲜的竹笋满载而归,妻子赖小秋则开启直播。手机镜头下,一边处理一边回复线上来自各地买家的咨询。“家人们,看这笋衣和根,全是刚破土的新鲜笋子!”夫妻俩轮番上阵,带动网友不断涌入直播间,订单噌噌往上涨,表姐则负责实时跟踪打包。
下午三点左右结束直播,大家仔细封装,让快递出山,订单走向全国各地,云贵川渝地区可以实现24小时必达。
陈勇的电话响不停,附近村民纷纷送货上门,大家纷纷表示:“以前背笋走山路,现在守着家头竹林,砍竹子和卖笋子就能挣两份钱。”
傍晚的竹林镀着金边,赵乃华带着收购商查看新冒尖的笋。山风里交织着打包声、车声和订单提示音……暮色中,产业路蜿蜒如带,货车满载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