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4月3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工作。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从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最好是在商店补货前购买。”美国知名投资人马克·库班不久前在社交平台喊话美国民众囤货。连日来,美国民众开启了“囤货潮”,不少超市和零售商店的货架已被搬空。美国政府日前再次拿关税当制裁“武器”要挟贸易伙伴,试图通过“对等关税”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但从目前美国消费者的以及美国股票市场的反应来看,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喊话民众“挺住”,但美国市场似乎先“挺不住”了。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加剧美国家庭负担。不少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早已发出警告,关税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而这些额外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如今,这一预言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由于担心价格持续飙升,许多美国消费者已陷入焦虑之中,甚至开始提前囤货,试图应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成本大幅上涨——就在上个周末,在全美不少超市和电子用品零售店内,许多美国消费者推着满载物品的购物车穿越停车场,从牙膏、肥皂到家具、电器等等。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估算,在不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反制的情况下,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在今年将导致美国个人税后收入平均减少1.9%,美国普通家庭平均每年增加1900美元的税收负担。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显示,美国政府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包括食品价格上涨2.8%和汽车价格上涨8.4%,相当于给美国每个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美国股市震荡。多年来,美国股市持续牛市行情,一些研究机构甚至鼓吹“美国例外论”,认为强劲的消费、具有韧性的就业市场以及科技发展优势会让美国股市表现一直好于其他国家。然而,当美国再次拿关税当制裁“武器”要挟贸易伙伴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乐观自信很快转变成悲观和恐慌。据外媒报道,受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持续影响,美国纽约股市主要股指期货价格在4月6日晚间开始新一周交易后延续大幅下跌走势。交易开始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期货合约价格急速下挫,跌幅一度分别达4.72%、5.48%和6.15%。此外,美国股市4月3日和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暴跌,致使美国股市股票市值蒸发5.4万亿美元。布利克利金融集团首席投资官彼得·布克瓦尔认为,股市与经济密切相连。如果股市继续下跌并对高收入群体支出带来负面影响,而政府支出正在放缓,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将大幅提高。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反噬美国经济自身。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看似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实则是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冒险行为。物价上涨、企业成本上升、就业市场受挫、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都表明美国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惠誉评级公司表示,最新关税政策公布后,美国整体关税税率升至25%。这一关税水平显著提高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并约束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美国难以独自维持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必须回到对话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与贸易伙伴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公开批评美国加征关税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称自由贸易是全球繁荣的基石,美方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正使其“面临严峻挑战”。美方不断加征关税将加剧全球不确定性,这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绝非好兆头”。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美国政府针对全球贸易体系和战略同盟的激进政策正在破坏美国主导建立的开放贸易体系,将令美国经济付出惨痛且深远的代价。
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早已被历史无数次验证——它就像一杯毒酒,看似解了一时之渴,实则后患无穷。美国推行的“对等关税”、采取的激进贸易政策,短期内会让某些特定群体从中获利,但长远来看,这只会带来损人不利己的结果,只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愈加孤立。亦如《纽约时报》所言:当美国自诩“胜利”时,世界已将其视为“流氓超级大国”。(海外网评论员)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