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北京没有优越的城市水岸风光。
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五大水系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北京。
这些四通八达的水系又向城中发散,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柔和了这片钢铁森林。
北京朝阳通惠河流域,国贸CBD日落晚霞| 摄影师@李源
就在这些河流之中,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在近些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担起了生态环境优化的重任,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它,就是北京亮马河。
亮马河| 摄影师@李冬
在这里,不同的人群都可以享受快节奏都市中难得的清闲。
不论是谈天说地,还是钓鱼休闲,你都可以找到一方空间。
亮马河畔| 摄影师@王大可
你可以携家人坐上游船,轻松看尽亮马河的河岸风光。
亮马河游船| 摄影师@王大可
爱运动的你,也可以在这里体验桨板等各种水上运动。
亮马河岸边| 摄影师@田轩昂
它如此受欢迎,但如果我们从地图上看,亮马河西起东直门外,东至坝河,总长甚至不足10公里,确实是支流中的支流。
而在它火爆之前,你的脑海里可能查无此河。
亮马河位置示意|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那么亮马河是如何从一条无人问津的小河进化为现今的热门目的地呢?
实际上,亮马河的出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北京的多次改变,方才展现如今的样子。
而北京改变的也不只是作为河流的亮马河。
01
时代的号召
第一次改变-
最初的亮马河,不过是北京东直门外一条积水沟,传闻它因洗刷、晾干马匹而得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默默无闻。
直到1971年,这一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紧接着,改革开放如春风般铺展开来,亮马河终于听到了时代的召唤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请横屏查看,华灯初上的亮马河| 摄影师@赵瑞
那时,开放的中国欢迎各个国家前来建立外交关系。
仅20世纪70年代,就有68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交高峰期。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之间,与中国建交国家时间线 | 制图@淼淼/星球研究所
建交的狂热意味着北京亟需一块地方,用于修建这些国家的大使馆。
当时,北京城东直门外一处不偏远的“郊区”就这样承担了这一使命。
这里就是著名的三里屯地区,亮马河恰好从旁穿过。
20世纪80年代,亮马河畔的第二使馆区建成,紧挨北京东三环。
请横屏查看,三里屯与第二使馆区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标注@淼淼/星球研究所
然而,这片区域仍然无法满足爆发式的建馆需求。
于是,就在一河之隔的北岸,第三使馆区被批准兴建。这里后来建造了美国、法国、日本、印度等驻华大使馆。
亮马河附近使馆区位置示意|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北京最国际化的社区麦子店街道,以及使馆区配套的饭店、商场随之建设。
譬如,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昆仑饭店,它建成于1988年,至今已运营37年,仍是北京东三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亮马河畔的昆仑饭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又譬如,亮马河大厦、北京第一座由中国人承建的超高层建筑京城大厦、北京最老牌的高端购物商场燕莎友谊商场等。
它们建成于90年代初,分布在亮马河两岸,见证着亮马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燕莎友谊商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回到那个年代,我们还可以看到距离亮马河不远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人称“工体”,正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改建工程。
北京工人体育场,经历多次改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为在1990年,中国将首次举办综合性的国际体育比赛——第11届亚洲运动会。
焕然一新的工体首先迎接的便是亚运会的开幕式,届时场馆内将汇集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6578名运动员和无数观众,在《亚洲雄风》的背景乐中拉开亚运会比赛的序幕。
北京工人体育场,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设计@淼淼/星球研究所
几年后,工体还将成为当时大热的足球队——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每逢赛事都可以看到球迷聚集在一起讨论着热爱的足球。
在工体内比赛的北京国安足球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亮马河周边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当时亮马河本河的环境状况却十分堪忧。周边的工业废水、垃圾被随意地排放入亮马河,河道淤积严重。
亮马河,急需治理。
1983年,亮马河工程开工,北京朝阳区对香河园路至壅水闸段的亮马河上游进行治理。
数千名工作者加入其中,在那个机械化还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一点点人工清理河底淤泥,然后用水泥、石块修建起护坡,在河道两侧筑起石墙,并埋下污水管线。
20世纪80年代亮马河整治工程,上面提到的壅水闸后来成为如今的铂宫船闸|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设计@淼淼/星球研究所
而那时的北京朝阳,也决定逐渐关停、迁离重污染企业,转而加强“国际会客厅”的功能。
就这样,时代的号召让亮马河踏入国际化的行列,为亮马河自身带来短暂的治理,但亮马河的处境并没有彻底的转变,仍然在夹缝中生存。
幸好,奥运会为亮马河带来了第二次改变。
02
奥运的契机
第二次改变-
进入21世纪的亮马河正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口,但此时的亮马河两岸地区还没有完善的排污网络,大量人类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经过此处的人们,往往对亮马河避之不及。
2007年的亮马河| 图片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设计@淼淼/星球研究所
而与亮马河本河遭受冷落相反,亮马河周边仍旧在火热的建设中。
穿过亮马河的北京地铁10号线在建设中,未来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三里屯太古里在建设中,紧邻亮马河与朝阳公园的蓝色港湾商圈在建设中。
最重要的是北京奥运会即将于2008年到来。
鸟巢举办奥运会时的烟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届时,横卧在两大使馆区之间,又穿梭于北京重要商圈之间的亮马河势必受到审视。
启皓大厦附近亮马河朝霞风光| 摄影师@李源
治理亮马河的水污染,甚至是整个北京的水环境,势在必行。这是一场城市进化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2003年,以朝阳区为单位的“清水朝阳”建设启动。
率先动工改建的便是亮马河上游的壅水闸。它从灌溉用的“节制闸”,变身为适应船只通行“船闸”。
亮马河水闸,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壅水闸,下图为2008年改造后的铂宫船闸| 图片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田轩昂;设计@淼淼/星球研究所
这一次,北京还加大治理力度,铺设更多的截污管线,并在亮马河下游修建了负责亮马河、望京等地区的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为数百万人服务。
在奥运会举办前后,北京更是全面推进“清水朝阳”建设,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水质还清工程建设,治水不再只是单纯的水利工程,而是一项生态保卫战。
亮马河上清洁河道的船只| 摄影师@田轩昂
就在这紧锣密鼓地治理中,2008年来了。北京奥运会如期举办,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这一年,地铁10号线亮马桥站开通,人们乘坐地铁即可直达亮马河。
这一年,三里屯太古里运营,中国的第一家苹果零售店在此开业。
三里屯太古里| 摄影师@温珂
朝阳公园旁的蓝色港湾也于同年年底开业,这座欧式风格的建筑群汇集了当时最时尚的品牌和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北京蓝色港湾商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地铁在亮马河下穿梭,道路在亮马河上跨过,人们往来于亮马河之间。
亮马河成为北京朝阳难以忽略的一部分。
亮马河燕莎桥段| 摄影师@申燕
但想要亮马河融入人们的生活,接纳更多不同的人群,甚至成为北京的标志之一,还需要一次关键的改变。
03
新时代的探索
第三次改变-
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亮马河早已嵌入了北京朝阳最关键的位置。
它从北京东二环向外延伸,穿越北京最国际化的社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商圈与著名的独立建筑。
亮马河周边示意|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最新的就有2017年相继落成的启皓大厦和宝格丽酒店,它们与中信集团曾经的总部京城大厦、老牌五星饭店昆仑饭店并肩而立,更与第二使馆区隔河相望。
当我们远远望向这片亮马河上游北岸,可谓是高楼林立、卧虎藏龙。
而这里又位于左家庄街道,人称亮马河左岸,是北京最时尚的地标之一。无独有偶,曾经亚洲最大规模衬衫工厂北京衬衫厂就位于这里。
请横屏观看,亮马河北岸的一众建筑| 摄影师@吴亦丹
但多年前的亮马河设施陈旧、岸坡斑驳,与周边崭新靓丽的建筑格格不入。
一场针对亮马河的新一次改变正在酝酿。2018年,北京朝阳向全球征集亮马河改造方案。
2019年,亮马河再次被围起,如同蝴蝶破茧前所作的准备。
开始的第一步仍然是清淤疏浚,但这一次是彻底的清洁。亮马河的上游、下游河水均被排空,由挖掘机清理河底陈腐的淤泥。
亮马河2019年改造前后对比| 图片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田轩昂;设计@淼淼/星球研究所
紧接着,河流原本的硬质河底被打破,种上具有水质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
譬如,水下可以种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浅水区则种植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并种植荷花点缀湖面。同时也修复了河流的水生生态。
亮马河水生植被| 摄影师@王大可
然而,如果不能保证稳定清洁,河水补给,制止后续的水污染,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
于是,朝阳探索了“五水联治”的方案,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治理监管。亮马河的水质成功升为三类。
亮马河“五水联治”示意 | 制图@淼淼/星球研究所
此外,此次亮马河改造更加以人为中心,想要建设一个让人们更加容易接近的“亲水朝阳”。
于是,亮马河与朝阳公园内的湖泊水道实现连通,就连部分桥梁也重新打造,抬高了桥面高度。
一条长达6公里、经过18处景观、24座桥梁的通航线路徐徐展开。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航线,图中亮马小院为亮马河IP形象“淇淇”的大本营|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随着3月份的“亮马河醒春启航活动”开幕,亮马河游船正式复航。亮马河游船还成为了水上会客厅,自运营以来接待了诸多外国大使。
2024年亮马河醒春启航活动现场| 摄影师@于嘉宝
亮马河河岸也焕然一新。
北京朝阳拆除违建,建设流畅的河岸,建立慢行滨水步道。
亮马河铂宫船闸前的滨水步道| 摄影师@王大可
这一次的改造方案还利用河岸高差,化劣势为优势,将滨河空间划分为两层,下层近水,上层与原本的商业街区衔接。
除此之外,灯光、栏杆等都有细节讲究。
亮马河灯光秀,近年亮马河畔连续举办国际灯光节| 摄影师@赵瑞
经历了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改造,人们终于开始正视这条始终陪伴在身旁的亮马河,这或许才是它应该有的模样,可以为人们营造1000种生活方式。
人们可以泛舟河上,活力满满。
亮马河上户外活动 | 摄影师@温珂
人们可以享用美食,愉悦时光。
亮马河畔餐厅 | 摄影师@王大可
人们也可以办展看展,挥洒文艺气息。
2023年亮马河畔油画展“北京设计周遇见普拉多” | 图片来源@Alamy
不同国家、不同社区、不同群体的人自由地徜徉在亮马河旁。亮马河,逐渐成为北京拿得出手的IP、城市名片。
当我们回望亮马河左岸到一水相连的朝阳公园,北京朝阳已然建设起了一条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从商业、文化、经济,到生态、体育全面覆盖,接下来还将向世界级滨水活力消费经济带进发。
04
尾声
数十年来,北京的一次次改变成就了如今的亮马河。事实上,这不仅是河流的治理与改造,也是城市的兴起、繁荣与转型。
请横屏查看,蓝色港湾段亮马河| 图片来源@Alamy
当人们望向穿流在北京朝阳各个区域大大小小的河流,还会发现不止是亮马河改变了,诸多河流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以通惠河、坝河、温榆河等河流变化最为明显。
北京朝阳水系及主要公园示意|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通惠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段,河畔曾经的工业中心早已不见,国贸CBD建筑群拔地而起,成为北京最靓丽的城市天空线。
北京通惠河与国贸建筑群| 摄影师@龙世杰
坝河旁的酒仙桥曾经坐落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企业国营厂,是中国电子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如今也将逐渐远去。
北京坝河春光| 摄影师@吴亦丹
几乎半包围北京朝阳区的温榆河与清河,也建成了一条滨水慢行系统。现在的人们可以从温榆河公园一直骑行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顺便观赏鸟巢体育馆。
龙形水系与鸟巢| 摄影师@吴晓轩
河流正在融入人们的生活,而人们也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慢节奏。
当我们骑行在河边,感受春风;当我们坐在临河餐厅,感受清冽凉风;当我们带着一张野餐垫、一只桨板或一柄鱼竿,就能在河边消耗一下午……就能明白,北京为什么要改变亮马河,改变诸多河流。
人们需要河流,河流也终将会还给人们。
北京朝阳公园与国贸建筑群| 摄影师@王之桐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号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朝阳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