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传统旗袍撞上短视频,沪郊这家40年老店如何焕发新活力?

在金山张堰镇金来源广场四楼,充满东方韵味的“马连发旗袍”品牌店铺的工作室内,小马正手持手机,专注地调整镜头角度。镜头前,身着改良式真丝旗袍的模特在新中式布景间轻盈走动,而在镜头外,母亲马姐正细心为顾客丈量尺寸。这对母女搭档,用时光书写着传统旗袍技艺的传承故事,更以短视频为媒,让旗袍老店在数字时代绽放新光彩。

从流动摊位到品牌老店:坚守中的时代印记

20世纪80年代初,马姐夫妇在吕巷拜师学艺3年,老板学裁,老板娘学缝,在师傅的推荐下,他们来到张堰置摊来料定制。1987年,他们注册“马连发服装”品牌商标,经营门面扩大到两间,开始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模式。“我们夫妻俩每个季度都会去南京路的世百一路百货店,靠脑子记,回去画下来,到柯桥面料市场进很多新料子,回去就开始设计打样,当时乡镇没有这些漂亮时髦的款式。”马姐回忆道,顾客还可自选款式配面料,量体裁衣价格实惠,加之精湛的裁缝技艺,门店生意火热。2015年,张堰老店搬到张堰大街,做男女服装专卖店。

数字转型:短视频里的旗袍新韵

2020年,受电商冲击,店铺经营遇挫。此时,毕业于设计专业、曾从事平面设计的小马毅然接手。她敏锐捕捉到“婚礼妈妈装”的市场需求,决定将品牌定位转向“年轻态喜妈妈服饰”。

值得一提的是,她开始将目光投向短视频平台,用镜头记录旗袍制作过程、展示设计理念。从抖音到小红书,五年间发布1500余条短视频,积累10余万粉丝。小马表示,账号最开始有起色,是源于创作发布了母亲的创业故事,这引发众多同龄“创一代”的共鸣,带来了很多新老顾客的关注。在小马的记忆中,“那时前店后厂,小时候经常能看到父母和员工阿姨们忙着裁缝衣服的身影,很热闹。”

“最初只是尝试,后来发现短视频能让更多人了解旗袍的文化内涵。”小马坦言,为做好内容,她曾专门报班学习,丈夫作为程序员也提供技术支持。但真正的突破源于“用年轻人的语言讲传统故事”——母女俩在镜头前互动教学,展示盘扣制作、刺绣工艺,甚至将裁缝铺的日常化作温馨片段,让传统技艺变得可感可亲。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让旗袍走进更多家庭

兼顾视频创作和门店运营的同时,小马也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每年推出两季旗袍。而让出色的设计落地为亮丽的成衣,也少不了母亲的经验参谋,“我们常常说差之毫厘,袖子短一点或长一点,在不同款式、版型上呈现的效果千差万别,还有衣服腰身,如何穿得显瘦,都有技巧讲究,从服装裁缝到点缀装饰,都是纯手工制作。”马姐说道。

传统和新颖相结合,让老店绽放出了新光芒。品牌转型以来,母女俩在张堰辗转重新挑选店面地址,对她们来说,租金相对低、周边环境安静的金来源广场铺面四楼恰好适合,经小马设计装修,整体新中式的门店风格呈现新潮、美观、雅致的审美感受,也为顾客精挑细选提供了更舒适的空间、氛围,用裁和缝的手艺传递温度和美好祝福。

小马表示:“我们用心去做每件衣服,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这里愉快地挑选服装,希望每一位母亲都能绽放最美的自己。在坚守品牌的同时,我们还想做好品牌升级,将它真正推广出去,吸引更多顾客过来,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马连发旗袍。”

原标题:《当传统旗袍撞上短视频,沪郊这家40年老店如何焕发新活力?》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赵菊玲 通讯员 顾玲丽

相关文章
网红何丹彤回应“故意拍丑刘亦菲”:我很委屈,不要用流量霸凌我
2025-04-04 15:49:00
当传统旗袍撞上短视频,沪郊这家40年老店如何焕发新活力?
2025-04-04 13:30:00
抖音不再制造下一个“小杨哥”?
2025-04-03 18:26:00
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 “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
2025-04-03 14:24:00
周原风情三千年——读吴克敬《周原纪》
2025-04-03 0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