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垃圾分类已从一项政策要求转变为居民的生活习惯,这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奉献的环保守护者。
高国君是一名退役军人,自2023年8月接触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便将其视为使命。他不仅自家严格分类,还利用废物创作,传递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他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小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高国君的坚守与付出,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他也因此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
杨万琴是和家园南社区的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员,每天清晨便穿上工作服,开始一天的督导工作。无论严寒酷暑,她都坚守岗位,耐心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她还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提升业务水平,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和守护者。
金鱼井社区、小和山社区携手垃圾分类指导小组举办垃圾分类培训活动。通过典型案例与数据分析,帮助辖区企业、社区及物业代表深刻理解垃圾分类的生态价值与社会意义,同时针对性地提供了可落地实施的分类方案,着力完善科学管理机制、构建长效治理体系、培育居民分类习惯。
屏峰社区则创新宣传形式,将垃圾分类“大课堂”开进文化礼堂。百余名房东化身“学生”,共赴这场垃圾分类“必修课”。通过宣传片、互动环节等形式,让房东们成为垃圾分类的“关键枢纽”,推动绿色新风吹遍千家万户。
在环保先锋的示范引领下,垃圾分类已成为辖区居民的新生活习惯。未来,留下街道将继续创新工作方法,让绿色新风滋养更多家庭,为建设美丽杭州贡献力量。(供稿: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