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昼夜平分的时刻悄然来临,太阳直射赤道,世间的寒来暑往达成微妙平衡,春分,这位大自然的使者,带着独有的温柔与力量,翩然而至。在这一天,白昼与黑夜时长相等,仿佛是时光给予万物的一次公平馈赠。可别以为春分仅仅意味着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它实则是影响接下来一整年身体状态的关键节点。在医院工作多年,我见过太多人在这个时节忽视身体的调整,结果到了后半年,各种健康问题找上门来,追悔莫及。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人体的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温暖且具有推动生命活动的力量。阳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着四季的规律,冬天潜藏于内,春天开始萌动生发,夏天旺盛至极,秋天则收敛潜藏。春分,恰是阳气从内向外升发的关键转折点。若此时没有好好调养,阳气的生发之路就会受阻。
你瞧,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犯困,早上怎么也起不来,白天工作学习时哈欠连天,毫无精神。到了夏天,更是觉得全身软绵绵的,稍微活动一下就汗如雨下,头晕目眩。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气炎热导致的,其实病根早在春分时就种下了。因为春分时节,人体阳气开始向外舒展,若此时不吃些能够助力阳气生发的食物,阳气就会被 “封印”,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等到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阳气的需求大幅增加,可体内阳气却因之前的 “憋屈” 而虚弱无力,自然就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容易中暑。
老中医常言:“春天吃不对,夏天就没劲。” 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春分这一天,一定要多吃些葱、韭菜、香菜、生姜等食物。韭菜,堪称 “春菜第一品”,其性温,味辛,入肝、胃、肾经,能够激发体内阳气,让人活力满满。医院里就有不少体质虚寒的患者,一到冬天手脚冰凉,春天又不吃这些生发食物,结果到了夏天,在别人活力四射时,他们却萎靡不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夏天,本应是尽情享受美食、畅快玩耍的季节,可有些人却饱受肠胃问题的困扰。一吃冷饮,肚子就开始咕咕叫,甚至疼痛难忍,紧接着就是拉肚子;胃口也差得很,看到美食都提不起兴趣。这些看似突如其来的肠胃问题,其实早在春分时就埋下了隐患。
春分时节,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需要精心呵护。可很多人却在此时犯了错,以为春天水果丰富,就大量食用苹果、梨、草莓等偏寒的水果,甚至还喜欢喝冷饮。这些寒凉食物进入体内,就像一个个小冰块,直接损伤脾胃的阳气,使得脾胃的运化功能大打折扣。脾胃一旦虚弱,整个夏天肠胃都会处于 “水深火热” 之中,无法正常工作。
消化科的医生常感叹:“夏天肠胃不好的人,春天肯定吃错了东西。” 在医院里,常见到一些患者在夏天因长期腹泻、胃口不佳前来就诊,仔细询问他们春天的饮食习惯,十有八九都存在过度食用寒凉食物的问题。等到夏天肠胃出问题了才想起要养生,可往往已经迟了。所以,春分时节,一定要多吃健脾的食物,像红枣、山药、糙米、黄豆等。其中,糙米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让整个夏天的消化系统都能稳定运行。
春分过后,人体的肝气最为活跃,同时也最容易受到影响。若此时不注重养肝,到了秋天,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掉头发、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动不动就感冒生病。
肝脏,是我们身体里的 “解毒工厂”,负责代谢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它的健康状况与季节紧密相连,春天若没有养好肝,到了秋天,身体的代谢能力就会下降,无法及时清除体内的垃圾,各种小毛病也就随之而来。
肝病科的医生常告诫患者:“春天不护肝,秋天毛病多。”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医院里,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在秋天频繁掉头发,一梳头发就掉一大把,而且感冒也成了家常便饭,隔三差五就中招。询问他们春天的生活习惯,很多人都表示没有特别注意养肝,甚至还经常熬夜、喝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不良习惯都在悄悄伤害着肝脏。
春分,绝非一个平平无奇的节气,它是大自然给予我们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这个时候,吃对食物,让阳气顺利升发,脾胃保持健康,肝脏功能正常运作,对接下来一整年的健康都至关重要。大家可千万别等到身体出问题了才想起养生,从现在开始,抓住春分这个关键节点,调整饮食,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在春分时都有哪些独特的饮食养生小妙招呢?或者有没有因为春分时饮食不当而出现健康问题的经历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吧,让我们一起交流,共同守护健康!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