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正是孩子们矫正牙齿的好时期。本报记者 姜晓菲 摄
本报讯 记者单强报道 牙齿不齐并非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引发咀嚼功能下降、发音不清等问题,长期还易导致龋齿、牙周病等健康隐患。暑期来临,对儿童、青少年及高考生而言,这段时间成为牙齿矫正的黄金窗口,及时干预可让他们以健康笑容迎接新开始。近日,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刘芳接受采访时提醒,把握矫正时机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早矫需锁定3-12岁“黄金干预期”。这一阶段涵盖乳牙期(3-5岁)和替牙期(6-12岁),正值颌面骨骼与牙齿发育关键期。早期干预能纠正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引导颌骨正常生长,避免成年后出现复杂正畸问题。刘芳强调,乳牙期若出现严重“地包天”、长期吃手或口呼吸、乳牙早失等情况需立即干预,可预防恒牙反合等错合畸形;替牙期若发现恒牙萌出异常、颌骨发育不协调、牙齿拥挤稀疏或咬合干扰,应及时就医明确错合畸形类型,制定治疗方案。
高考生群体也迎来矫正利好期。两个月左右的暑期可帮助他们平稳度过矫正适应期,以良好状态开启大学生活。面对多样的矫治器选择,刘芳建议按需挑选:金属托槽适应症广、价格亲民但舒适度欠佳;陶瓷托槽相对美观,适合金属过敏者,却易染色损坏;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美观舒适、可自行摘戴,但费用较高且需坚持佩戴;舌侧托槽美观度高,不过清洁难度大、对医生技术要求高。
针对家长关心的矫正疑问,刘芳作出解答: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12岁矫正,骨性反合等问题拖延可能错过骨骼改良时机;矫正初期牙齿酸痛属正常反应,建议食用软食,后续会逐渐缓解;矫正中牙齿松动是暂时现象,保持期后会重新稳固;矫正后预防反弹通过规范佩戴保持器避免,通常需坚持佩戴两三年。
暑期是口腔矫正的理想时段,及时干预能为口腔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儿童还是高考生,都应抓住这一黄金期,尽早咨询专业医师,让健康笑容成为人生路上的自信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