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前是多位专业的舞者,镜头后是导播、运镜、灯光、策划等团队的紧密配合——深圳H131系列团播直播间,看起来更像是专业的晚会演出现场。
团播,是指多人在同一直播间进行才艺表演的演艺直播。如今,团播的用户画像越来越年轻,它与谷子经济一样,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精品化和规范化是新一代团播的特点,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行业——团播因此成为从直播经济中衍生出来的新型就业蓄水池。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深圳众星汇旗下系列团播直播间H131,亲身感受团播“2.0版”的运作方式,并通过对话团播主播、公会运营者与平台运营代表,试图一探团播行业的未来。
从草莽到精品,打造新型就业蓄水池
当天,记者一连参观了数间H131团播直播间,每间均有多名主播正在进行彩排,多位幕后工作人员也各就各位。“这里的舞台、灯光、摄像设备,很多已经达到电视晚会级别。”H131团播公会长、项目组总导演侯硕均介绍,从主题定位到舞蹈排练,从妆造定妆到灯光调试,一场两小时左右的精品团播,其筹备周期通常多达7-15天。
H131男团之一正在进行团播彩排
团播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21年8月,众星汇就在抖音推出了首个团播直播间。侯硕均和众星汇董事长王翎宇这两位创始人都是艺术学院影视专业科班出身,这决定了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用“流量思维”而是用“作品思维”来做团播——以才艺为主,结合舞台形式来打造综艺化的直播内容。
与传统个人直播不同,团播呈现出高度的专业化和团队化特点。一个成熟的团播公会通常分为三大板块:运营板块负责主播招募、培训和粉丝运营;技术中台包括妆造设计、运镜团队、舞蹈团队和视觉创意团队;行政支持板块则涵盖法务、财务、人事等职能部门。
“我们目前有7个男团和6个女团,主播与工作人员的比例差不多达到1:2。”王翎宇介绍道。这意味着一个13人的主播团队,需要26名幕后人员支持,包括灯光组、运镜组、道具组等各种执行人员。
这种高度分工的模式,无疑为直播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首先,直播间可以“容纳”更多的主播。抖音直播运营代表高寒介绍,团播行业不仅有专业舞蹈院校的毕业生,还有练习生甚至一些曾经出道过的艺人,“大家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被观众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H131主播陈冠宇便是通过团播实现理想的典型。他告诉记者:“我从小热爱舞蹈,但是父母思想传统,不太支持。”如今陈冠宇每天工作约8小时,内容包括各项排练,以及进行一场个人直播和一场团播,“相较于过去做电子商务运营,目前的工作更自由也更符合我的兴趣”。
团播同样为传统影视行业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除了主播,团播已孵化出专属于该行业的运镜师、编舞、妆造等新兴职业。王翎宇透露:“我们这里有很多专业级别的幕后人员。很多从电视台出来的编导也因此寻到了新赛道——现在的团播,每一场都需要配备一两个导演当幕后。"
规范化运营,团播迎来“2.0时代”
“我们对团播制定了非常明确的规范,能全方位覆盖我们之前遇到的问题。”抖音直播运营代表高寒介绍,平台方通过《直播机构与主播合作签约与履约规范》《抖音直播机构治理处置结果公示》等措施,持续打击低俗内容、擦边行为和不合理合约。例如从2024年开始实施的“健康分”制度,便将主播行为与公会经营能力绑定,通过分值管理和约束各方履行责任,“如果主播违规,所属公会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平台的规范措施直接推动了行业从草莽期向规范化发展。如今,团播扩张迅猛,内容也从最初单调的舞蹈与歌唱,发展到涵盖流行舞团、国风团、二次元、游戏团、唱歌团等多种类型,甚至不少专业乐团也加入了团播赛道。
专业国风舞蹈团播也很受欢迎
在激烈的竞争中,团播公会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一首音乐,很多团队都在跳,观众为什么选择留在你的直播间?”H131公会长侯硕均认为关键在于细节,“比如主播的眼神更精进一些,穿搭、体态甚至灯光运镜的角度都要比别人更好一些。”
如今,H131建立了明确的内容更新机制,努力从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大更新周期为一至两个月,聚焦人气流量逻辑与运营模式的优化;小更新则保持高频节奏,每三天至少引入一支新舞。这种持续的内容创新,使得团播摆脱了早期依靠“颜值经济”的旧发展模式,转向以才艺和内容为核心的健康生态。
持续“开荒“,追求长期主义的胜利
“不瞒大家讲,刚开始公会是赔钱的,到2024年才开始达到收支持平。”众星汇董事长王翎宇坦言,团播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一个小型直播间的设备投入需要30万元,大型直播间甚至达到百万元级别,这还不包括每月的电费、设备维护费和人员成本。侯硕均补充道:“相机基本上一年多就要更新,电脑半年多就有点跟不上了。”就此,抖音直播运营代表高寒还分享了一件业内趣闻——某相机品牌原本在中国的业绩下滑,后来因为团播兴起,登时又有了起色。
正因为开支不小,团播必须走长期主义路线。“开荒组”“老带新”的独特孵化模式是H131能保持主播和内容两大资产持续输出的“核心机密”。侯硕均介绍:"我们刚转型做团播时,就组建了一个‘开荒组’,总共只有五个人。后来,每当孵化成功一个团,‘开荒组’就会从工作人员里提拔一个人来当这个团的负责人,‘开荒组’再去孵化下一个新团。"
“厂牌”对主播的赋能与归属感建设也是长期主义的关键一环。“厂牌推出后效果显著,新人挂上H131的名字,首播就会有粉丝关注,老主播也会主动为新人送上祝福。”在团播行业,厂牌不仅是商业标识,更是一个为主播提供信任背书、流量扶持和强归属感的生态系统。
H131的抖音视频
"大家都在努力输出更优质的内容,卷舞台,卷才艺。"侯硕均认为,“未来,团播行业一定会更注重内容质量和创新能力。因为只有这样,行业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文|记者 李丽图|记者 李丽、抖音截图
编辑:詹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