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12时42分,河南省焦作军分区接中站区人武部值班室报告,该区龙翔街道桑园村附近山林突发山火,火势随风而起呈扩散态势,情况紧急!
火情就是命令!焦作军分区根据焦作市联合指挥部二级应急响应,全区进入应急指挥状态,军分区司令员刘同兴立即带领本级指挥组赶赴现场指挥。13时50分,中站区应急分队先期赶赴现场,根据地方党委、政府请求,焦作军分区集结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和中站区民兵应急分队200余人,携带风力灭火机、摩托锯等装备器材于15时分批抵达现场,迅疾展开扑火行动。
司令员刘同兴面对火情区域树木茂密,火势蔓延速度快的情况,科学研制了“多路切入、截断火源、分割围剿”的灭火方式,挑选数十名民兵骨干组成民兵灭火“突击队”,与现场专业队伍协同作战,按照“分片隔离、多路救援”的处置方案,有序开展救火行动。
22日下午,军分区政治委员赵国英参加完省军区政治主官集训后,第一时间进入军分区基本指挥所,连线前方,了解具体情况。23日一早,立即赶赴现场,结合救火进程动态调配力量编成,及时收拢集结7个县(市、区)的应急分队投入火灾扑救支援,担负起开设隔离带、运送物资、道路疏通、维护社会秩序等任务。
“前方火势较大,注意安全。”“观察员注意风向,随时报告。”“加快砍挖隔离带进度!”……一条条命令,指挥着现场民兵的救火行动。在现场指挥所统一有序的调度下,民兵应急分队分按任务为清障组、灭火组、巡逻组等投入灭火行动中。民兵队员们或是对明火进行扑打,清理余火;或是挥舞着摩托锯、消防斧开辟隔离带,防止火灾向村庄蔓延。
因天气干燥、风向多变,火势像一条火龙蜿蜒在山头,热浪一波又一波扑面而来,火焰甚至冲到20多米高。“山火不灭,我们不退!”浓烟熏烤双眼,汗水浸湿后背,面对熊熊烈火,民兵队员视火场如战场,无一人退缩,武陟县民兵应急连班长吉隆坡带头攻坚,手磨起了血泡,仍然坚持作业,无数的“迷彩力量”汇聚成“磅礴力量”。
经过三个多昼夜鏖战,明火已于3月24日17时32分扑灭。“这次能够快速成功扑灭山火,离不开军分区首长的科学研判和靠前指挥,更离不开每一位民兵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中站区人武部部长胡春波在救援结束后感慨地说。
据悉,此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900余亩,灭火行动累计出动民兵应急分队2000余人、动用风力灭火机、摩托锯、二号扑火工具、铁锹、无人机等器材4500余件(套),转移群众210人,扑灭火点380余处,开辟隔离带2000余米。火势得到控制后,500余名民兵分组对35余公里火灾现场进行清理和巡逻,排除复燃隐患。
急时救援“有速”,源于平时训练“有素”。近年来,焦作军分区紧贴职能使命,常态化组织民兵开展防灭火训练、熟悉各类防火装备操作,始终保持战备状态,确保随时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此次行动,焦作民兵在灭火前线连续作战近80个小时,充分彰显了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闻令而动的快速反应能力,出色完成了应急救灾任务,得到了地方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树立了民兵良好形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俊峰 雒根生)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周佳霖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