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矿采掘红线管理规定(试行)》将于5月1日起实施。山西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煤矿企业积极行动,加强采掘衔接和采掘作业活动安全管理,杜绝逾越红线组织生产建设行为。
据了解,煤矿采掘红线管理是指煤矿根据年度生产建设计划或采掘计划划定当年采掘活动范围、用红线圈定边界、承诺不逾越边界组织采掘活动的行为界限。设定的红线范围应合理准确,红线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清楚、管控措施到位,严禁逾越红线组织采掘作业或以探巷、灾害治理名义进行采掘活动。
山西省煤矿企业加快出台配套制度,划定采掘红线、限定作业范围。阳泉市35处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均制定了采掘红线管理制度。忻州市46处正常生产建设矿井全部完成采掘红线审批制度编制。据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煤矿安全监察处摸底调查,截至4月5日,山西省制定红线管理制度的煤矿达675处,占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的95.8%。已有354处煤矿将标定红线的图纸上传至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报备审核通过的采掘红线管理方案、图纸、文字说明等。
山西省各地加大对采掘红线管理规定的宣贯力度。晋城市组织召开瓦斯治理专项工作推进会,从学贯文件“定方向”、采掘红线“圈范围”等方面,对煤矿企业详细讲解工作要求。长治市制定采掘红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保障工作高效开展。长治市应急管理局、山西局监察执法八处要求煤矿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和灾害治理情况填绘在采掘红线管理图上,实现红线管理范围内水害、瓦斯、火灾、顶板等致灾因素透明化。
山西煤矿监管监察部门全力推动煤矿实施采掘红线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朔州市将采掘红线管理纳入该市《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取得实效。临汾市应急管理局、山西局监察执法十处通过逐矿“过筛子”的方式,督导各煤矿建立采掘红线管理档案,合理圈定采掘生产作业范围,确保煤矿采掘生产作业活动在划定的采掘红线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目前,该省已有586处煤矿实行采掘红线管理。
来源:中国煤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