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本节课共2课时,我今天主要分析的是第1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本节课为后续学习必修2中减数分裂的过程做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上十分重要。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他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样式的细胞周期图示及表格,能阐明细胞周期的概念。
2.通过观看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显微照片及模式图,能说出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及意义。
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意义的学习上。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这一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将其设置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1.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呈现象与鼠个体和心肌细胞的图像,提问: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否有很大差异?追问:生物体的长大,是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情境导入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新课展开
本节课共有三个重要知识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
1.细胞增殖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回答导入中提到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够总结归纳得出细胞增殖的概念及其意义。随后我会进行提问: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这一过程又称之为什么?其中的具体变化又有哪些?从而过渡到第二个知识点。
2.细胞周期
首先我会明确: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是有细胞周期的。随后多媒体展示不同样式的细胞周期图示以及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表格,提问: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哪个阶段用时长呢?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更长。随后我会提问:间期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得出: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最后我会追问:细胞进入分裂期后,在分裂间期复制合成的DNA分子如何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过渡到第三个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有丝分裂
首先我会播放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提问: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有丝分裂分为几个时期?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随后我会补充讲解: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是为了便于研究而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接下来我会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和模式图,提问:通过与分裂间期对比,前期有什么消失了?染色质和染色体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前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再一次观察模式图,引导学生讨论:有丝分裂中、后期染色体行为有什么变化呢?在学生总结出中期、后期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补充讲解:有丝分裂的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最后播放有丝分裂的过程动画,组织学生重点关注末期的变化,提问:对比前期和末期,有什么区别?细胞壁是如何生成的?师生共同总结:经过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都与亲代相同,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课程的最后,我会多媒体展示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的示意图,讲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用橡皮泥等材料,模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组织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辨别各个时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4.小结作业
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内容及本节收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随后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课下以曲线图的形式绘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将知识延伸到课下。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清晰直观地呈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