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治,书香氤氲。书承文脉,香满家园。
从打卡“最美书店”到参加线上阅读活动,从社区书屋的便民服务到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升级,从校园晨读的清朗童声到数字阅读的互动体验……放眼长治大地,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近年来,长治市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长治,通过构建全域阅读生态、创新阅读服务模式、丰富阅读实践活动,培育全民阅读品牌,吸引全社会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文化底蕴、凝聚精神力量。
全域布局:丰富群众“精神粮仓”
对于医生李晓芳而言,读书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工作繁忙,她也坚持在每周末抽出几个小时,来到潞州区图书馆,与书为伴。
不久前,她发现社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萤岛书店,立刻前来“探馆”。崭新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清新雅致的阅读环境,令她耳目一新。
“这里的图书种类众多,阅读起来也十分方便,是读书的好地方。”李晓芳选取了她心仪的《人间值得》,“有声图书馆、阅读驿站、讲座直播……现如今,出门就有图书馆,场景丰富、形式独特,大家阅读选择更多。”
丰富的阅读空间、优化的阅读资源、精准的阅读服务……李晓芳的切身感受,是长治市建设书香长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长治市坚持全域覆盖、精准供给,持续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起“市-县-乡-村”阅读网络,提升数字化发展,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多元阅读生态。
“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加快升级,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全力推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阅读需求。”市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科负责人苗苗表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共拥有公共图书馆13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71个。全市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251.59万,较前一年同比增长63.20%。
创新机制:“阅读+”激活文化基因
“世界读书日”前夕,一节专题阅读课——《“书本中的长治”读书分享会——中国动画之哪吒闹海》在市图书馆举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讲述收获的知识。
“我最近正在阅读《封神演义》,不仅从书里了解到很多哪吒的故事,也学会了怎样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初二年级学生宋浩然说,“我准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多读些传统文化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全民阅读,启慧增智,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长治市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不断丰富阅读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一大批接地气、具新意、有特色的读书活动持续举办,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热潮,极大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我们协会秉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长治’公益阅读推广理念,定期开展各类阅读讲座、读书分享课、跨年讲书秀、作家新作发布会、户外读书研学等各类阅读活动200余场次,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养成读书好习惯,也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不断为长治市全民阅读注入新动能。”市全民阅读协会常务副会长孙萌表示。
在全市大力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由城市向农村、由学校向家庭扩展延伸,长治大地书香飘荡、文化赋彩。
硕果盈枝:书香涵养城市文明
在屯留区麟绛街道麟浩小区,一辆“流动式图书车”开到百姓身边。图书车内,琳琅满目的书籍、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社区群众驻足欣赏。
从蔬菜栽培技术大全到反映乡村振兴成果,从帮助农民提升致富技能到化解工作情绪压力……一本本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优秀图书受到热捧。
“图书车不大,当我们走近图书,在书中却能看到比眼前更辽阔的世界。”社区群众纷纷表示,阅读不仅愉悦身心,还能汲取智慧力量、感悟美好生活。
阅读的种子结出文明硕果。
在长治新华书店,浸润着书香,三年级学生王紫涵小小的心灵有了大大的梦想,“我想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带领更多学生通过阅读看到更大的世界,迈向更好的远方。”
在沁源县交口乡长征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慧斌通过不断看书学习,逐渐掌握中草药产业生产、加工等技能,引进中草药深加工产业、药草茶生产线,开发出30多款手工药妆产品,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读书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期待家乡的产品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
从阅读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开拓未来。近年来,长治市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广大读者开展深入阅读、积极研究实践,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推动各项事业干在先、做示范凝聚智慧力量。
不负春光,与书同行。
站在太行山巅,俯瞰春日古城,全民阅读的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城市的璀璨星河,推动长治在书写新时代文化答卷、建设文化强市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再谱新篇。(梁家秀)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