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媒体助力非遗传承传播——青羊区举办小红书运营沙龙探讨AI赋能新路径

鉴于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取得的显著传播效果,为了不断拓展推广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延伸到小红书等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力量破解非遗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6月5日,青羊区朗诗西溪里文化活动中心联合府南街道石人南路社区举办“AI赋能非遗传播——小红书运营沙龙”。本次活动以小红书为例,聚焦新媒体平台传播,探讨运用AI等科技手段,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注入新动能。

“如何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宝贵的技艺和项目面临着“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尤其难以有效触达年轻群体,沙龙开场便直指这一痛点。手工匠人陈老师在现场坦言:自己精通技艺,但对如何运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针对非遗传承普遍面临着传播难题,活动特邀小红书运营专家樊想老师现场进行了深度分享:结合具体案例,解析小红书平台的内容生态、用户特点和热门趋势,为非遗传播提供了接地气的运营思路。樊老师还重点讲解了如何巧妙运用当前热门的AI工具来提升非遗传播的效率和吸引力:例如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辅助生成生动有趣的非遗故事,让专业的文化知识变得轻松易懂。通过AI绘图工具,将静态的非遗纹样转化为动态短视频,大幅提升视觉冲击力以及受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欲。

朗诗西溪里文化活动中心 供图

此次沙龙活动是为推动非遗创新传播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科技赋能和新媒体传播,让非遗从被动的“保护对象”,转变为年轻人乐于了解、乐于参与、乐于分享的“活态文化”与“生活时尚”。让古老的文化瑰宝能够跨越代际,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视野。我们相信,随着AI等数字技术的融入和新媒体平台的深度应用,非遗传承与传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光彩。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

相关文章
央广传媒集团&江苏恒顺集团“美味中国行”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2025-07-21 22:47:00
超十地餐协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外卖大战”被叫停后仍然有人0.5元买了3杯饮料
2025-07-21 13:15:00
从门外汉到乡村陶艺师,他用热爱“逆袭”
2025-07-15 00:22:00
中国足协招标打造中国足球行业大模型,投标限价1068万元
2025-07-11 18:50:00
千屹平台停止运营,曾推出高息“车位代销”模式|大鱼财经
2025-07-01 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