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恒丰银行,营收与净利“双升”假象

来源:智趣财经社

导读:从净利润增长的“水分”,到业务结构的失衡,到上市之路的坎坷,恒丰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恒丰银行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353.33亿元,较年初增长6.64%;实现营业收入257.75亿元,同比微增1.98%;实现净利润53.57亿元,同比增长4.3%。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下降,降至1.49%,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54.40%,较上年末提升2.1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无疑向市场传递出“涅槃重生”的信号,给人一种业绩稳中向好、趋势向好的印象。

然而,深入剖析这份财报,就会发现业绩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从净利润的增长来看,所得税费用的减少起到了关键作用。2024年,恒丰银行的所得税费用仅为20.85亿元,相较于2023年减少了35.57%。若没有这一因素影响,恒丰银行的净利润恐怕要延续2023年的降势。这表明,净利润的增长并非完全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而是得益于税收政策的调整,这种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从税前利润来看,2024年恒丰银行的税前利润为74.42亿元,较2023年同比减少了11.11%。税前利润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支出端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大幅增加。全年计提86.13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4.04亿元,增幅达19.48%。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通常意味着银行面临资产质量下行、贷款预期损失风险增加、资产质量改善但整体风险仍存等情况。这反映出恒丰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业绩增长的表象下隐藏着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背后的隐忧

虽然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资产质量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从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情况来看,2024年恒丰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处置的力度,全年一共核销了112.68亿元,比2023年多出了40.4亿元。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的双降,很大程度上是核销处置的结果,而非资产质量的自然好转。

进一步分析新生成不良贷款情况,2024年恒丰银行的新生成不良贷款下限为102.08亿元,2023年的新生成不良下限则为82.4亿元。这表明,该行2024年有较大规模的贷款风险暴露,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而且,恒丰银行年报未披露五级分类数据,但披露了三阶段信用模型。

截至2024年末,该行第三阶段贷款余额为181.84亿元,年报披露的不良贷款余额只有128.73亿元,计算可得不良认定率(不良贷款余额/三阶段贷款余额×100%)为70.79%,虽然相比2023年有所提升,但依然处于偏低水平,不良认定较为宽松。这意味着,恒丰银行可能存在将部分不良贷款未纳入不良统计的情况,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可能比报表数据更加严峻。

从产品类型来看,2024年恒丰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多集中在零售端。截至年末,该行的个人贷款不良余额为31.0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3.78%,不良贷款率也从年初的1.4%大幅上升至2.4%。这一数据表明,恒丰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存在较大漏洞,个人贷款业务面临着较高的信用风险。

恒丰银行的利息净收入贡献了超80%的营收,达207.62亿元,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占8.2%,同比下滑2.5%,非息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这种收入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过度依赖利息净收入使得恒丰银行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

一旦市场利率下降,银行的净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的盈利能力。而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下滑,也反映出恒丰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发展不足,未能有效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合规管理:监管处罚频发凸显漏洞

2024年,恒丰银行因部分分支机构信贷管理不到位、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等多个原因,累计被各级金融监管机构罚款2002.68万元。2023年,该行收到的罚单合计金额为712万元,2024年的罚款增幅高达181.28%。

从监管处罚的具体内容来看,所涉违规行为包括浮利分费、信用证及福费廷授信业务管理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不正当方式吸存、互联网贷款信息披露不规范、违规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未严格审查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代销业务不合规、债权融资计划业务投前投后管理不到位、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虚增存贷款等,涵盖信贷业务、代销业务、表外业务、债权融资计划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

监管处罚频发反映出恒丰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罚单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等地区,表明恒丰银行在这些业务区域的管理体系未能有效防范合规风险。

例如,“贴现资金回流用作存单质押,滚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虚增存贷款”的违规操作在恒丰银行的业务中也有出现。这种违规手段不仅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使得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真实性大打折扣。

为了应对合规问题,恒丰银行虽然表示“积极开展根源性整改,加强问责约束和考核引导,推动全行依法合规经营”,但从2025年的违规情况来看,根源性整改效果并不明显。

开年以来,恒丰银行一共收到了3张罚单,其中,恒丰银行总行因为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资金、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等8项违规被罚款1060.68万元;恒丰银行上海分行因为未及时下调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固定资产贷款发放不审慎等多项违规,被罚款370万元;恒丰银行长沙分行也因为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

恒丰银行的上市之路可谓是漫长而曲折,自2014年首次公开透露上市计划,并决定于2015年正式启动以来,就一直备受市场关注。2017年,恒丰银行加快推进上市工作进度,确立了具体推进时间表,计划2018年12月底之前完成H股上市,2019年12月底之前完成A股增发。

然而,事与愿违,连续两任董事长的贪腐大案,给恒丰银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使得银行内部管理陷入混乱,资产质量急剧恶化,截至2018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曾高达28.44%,也让其上市计划被迫搁浅。

2023年和2024年,恒丰银行在年度全行工作会议上连续提及上市相关工作,强调要对标上市条件,稳步推进整体上市,紧跟市场变化,前瞻做好上市准备,持续做好风险化解和合规经营,择机启动上市工作。为此,恒丰银行已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和上市工作办公室,由董事长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全面启动上市对标提升工作。

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上市之路依然布满荆棘。在业绩方面,2024年恒丰银行虽有增长,但增速缓慢,且存在盈利质量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增收不增利、过度依赖投资收益等,这难以满足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高要求。

加之2024年频繁收到监管罚单,内控合规问题暴露无遗,更是让市场对其公司治理能力产生质疑,这些都为其上市增添了重重阻碍。恒丰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相关文章
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渗透率达73% 从消费品报告看中国“智”造新动态
2025-04-19 09:33:00
存款竞争持续 同业负债加速扩张
2025-04-19 02:56:00
七里河区林草局:开展苗木复检工作 为春季植树保驾护航
2025-04-18 20:04:00
红旗连锁:去年营业总收入101.23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79%
2025-04-18 17:22:00
A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全市场成交额不足万亿
2025-04-18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