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主办的浙江省健康体重指导中心揭牌活动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举办,标志着全国首个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省级健康体重指导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挂靠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并正式运行。
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成年人超重肥胖率高达47.6%,其中超重率33.9%、肥胖率13.7%,估算人数超过了2400万人,并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成立浙江省健康体重指导中心,是希望构建覆盖浙江省体重管理服务网络,改善全省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及相关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
体重管理中心
健康体重指导中心与普通减重门诊有什么区别?杭州网记者现场观摩了位于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4楼C区的体重管理联合中心门诊。诊区拥有宽敞的候诊大厅和14个相关诊间,墙上张贴有中国标准BMI指数、减重饮食生活小贴士、减重成功案例券后对比照等,LED大屏幕还循环播放着由医护人员拍摄的减重宣传片。
过往案例
“肥胖患者往往伴有各种(健康)问题。以往就诊,患者需要自己判断挂内分泌科、中医科还是其他相关科室,并且这些科室分散在医院不同大楼。”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门诊护士长魏惠燕告诉记者,“如今有了体重管理联合中心门诊,患者只需挂一个体重管理联合门诊的号,专科护士首先会进行全面的基础评估,为患者建立专门的体重管理基础测评信息表,包括身高、体重、BMI、血糖、腰围、人体成分分析以及相关量表,护士通过初步的综合评估并结合患者意愿进行精准分诊。然后患者会依次到内分泌、中医、营养就诊、全科或者减重外科就诊,全科医生进行最后的整合,定制个性化减重方案,与患者进行交流,健康管理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建档收案和追踪。并且这些诊室都集中在体重管理联合中心,对患者来说可以实现一站式就诊。”
患者就诊
吴先生在朋友眼里是个减重达人,说起减重知识头头是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挂了体重管理联合门诊的号,在等候就诊。身高170cm左右的吴先生,体重高峰时期有将近200斤。“努力控制到过170多斤,但是很快又反弹到了180多斤。”吴先生家族有高血糖病史,如今他自己的血糖也已经略超过正常值,“平时主要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减重的知识,比如什么水果热量低,什么运动消耗脂肪快,也不知道准不准确,还是希望医生能够给出更专业的针对性方案,争取把体重控制在150斤-160斤左右。”
浙江省健康体重指导中心主任、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坦言,医院一直致力于体重管理的多学科诊疗与一站式服务,自2021年成立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心以来,已发展为浙江省最大的减重中心,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减重专科病房的中心。
活动现场,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发布了医疗机构体重管理中心设置方案(邵医方案),该方案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设置相对独立的体重管理门诊诊区,依托临床营养科、普外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多学科诊疗资源,成立本机构内体重管理中心。由体重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医疗机构内部各科室,为人民群众提供综合体重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以体重管理带动慢病管理。此外,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立由医师、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的服务团队,为辖区内所有居民提供体重过轻、超重及肥胖的三级预防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浙大邵逸夫医院从4月10日开始至4月底在大运河院区推出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义诊活动,每天40个免费名额,患者可通过“浙大邵逸夫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导诊”-“门诊挂号”-“预约挂号”,搜索“体重管理门诊”,选择相应时间义诊号,即可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