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工作让我看到了扎根长治的可能!”近日,在长治学院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校园双选会上,网络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李晓阳握着来自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就业意向书,脸上的笑容如花儿般灿烂。
与他一样,2万多名长治高校毕业生即将迎来人生的重要抉择。面对就业增长点调整与结构性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长治市构建起“政策协同-能力提升-服务优化-风险防控”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力护航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
今年1至4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287人;为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未就业青年征集就业见习岗位1752个,吸纳见习人员1678人;开展专项招聘活动314场,提供岗位30.1万余个,初步达成意向2.53万人次;组织380余家企业,赴部分高校开展9场校园招聘,提供岗位8365个,初步达成意向6048人次;为4270名符合条件的2025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512.4万元。这些背后,是一整套精准施策的综合治理方案。
政策“工具箱”精准发力,正在掀起“双创”新浪潮。5月7日,长治市制定出台“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面向青年人才在创新创业、平台资源、职业发展、生活服务、评价激励、人文环境方面推出六大服务保障措施,吸引青年人才留长来长、创新创业。实施太行青年人才安居工程,设立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基金,重点为种子期、初创期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依托“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园”打造“长治创就业赋能中心”,让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底气更足。
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呈现出“学历+技能”双轮驱动态势。在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即将毕业的智能机电技术专业学生王卓正在考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毕业时既有毕业证又有技能等级证,竞争力就会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长治市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模式,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继续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加强京长两地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和资源对接,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构建产、训、评一体的技能生态链,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今年,全年计划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500人。
就业服务模式突破物理边界,展现出智能化新风貌。
走进潞州区零工市场招聘大厅,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岗位类别、企业需求、重点零工岗位推介、就业扶持政策等就业信息。大厅内还摆放着智慧就业自助服务机,求职者只需在服务机上登记求职信息,通过刷身份证,就能查询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列表并进行精准选岗。
打开“职呱呱”微信公众号,职位搜索、简历投递、兼职报名等15项功能构建起全天候服务矩阵。“过去找工作跑断腿,现在手机点点就能完成职业测评、面试邀请。”刚获得实习机会的毕业生贾泽满脸喜悦。该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同步推送零工求职信息和用工需求信息,大大提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供需匹配效率和质量,实现招工找活“点对点”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平台注册8000余人。
当太行山麓万物葱茏,长治这座创新创业之城,正在为青年人才搭建更大的舞台。正如毕业典礼上一位辅导员的寄语所言:选择长治不是终点,而是人生腾飞的新起点。在这片热土上,每粒梦想的种子都会迎来春天。(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邢璐霞